从经济活动开始,人们就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营销理论来诠释整个营销过程,并试图发掘整个过程中有效的营销策略、方法和工具等。

小编认为,营销的过程的划分应当紧紧围绕营销主体来划分,能够起到窥斑见豹、提纲挈领的效果,那么营销主体有哪些呢?

本文观点:

产品端、渠道端、用户端是营销流程的三大主体,尤其是营销策略执行和资源分配的视角,这种划分更科学也更合理。因为在任何阶段,营销工作都需要在这三个维度上协同发力!

一、产品端(供给端)营销:解决“卖什么”和“凭什么卖”的问题    

(一)核心:塑造和传递产品价值,让产品本身具备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1、价值定义与定位(Value Definition & Positioning)    

(1)核心任务:确定产品的核心价值主张(UVP)、目标用户群、以及在市场中的独特位置。

(2)关键活动:市场调研、用户画像、竞品分析、定位陈述(Positioning Statement)。

2、价值包装与呈现(Value Packaging & Presentation)    

(1)核心任务:将抽象的价值转化为用户可以感知的具体形式。

(2)关键活动:

【1】产品层面:功能设计、质量、性能、设计美学。

【2】品牌层面:品牌名称、Logo、VI系统、品牌故事、品牌个性。

【3】信息层面:产品卖点梳理、口号(Slogan)、详情页文案、视频、白皮书。

3、价值演进与创新(Value Evolution & Innovation)    

(1)核心任务:根据市场反馈和竞争态势,迭代产品、升级价值,保持竞争力。

(2)关键活动:产品迭代、发布新功能、推出新产品线、品牌重塑(Rebranding)。

(二)常用营销手段与策略

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好卖”的产品,为其注入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1、价值主张设计——定义产品为何存在、为谁服务、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这是所有营销的基石。

(1)一句话价值主张公式:“我们为 [目标用户] 提供 [产品类别],以实现 [核心价值/收益],不同于 [竞争对手],我们 [独特差异]。”

(2)Jobs to Be Done (JTBD) 理论: 思考用户“雇佣”你的产品来完成什么任务。

(3)定位图:通过两个关键维度(如价格vs性能)绘制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

2、品牌建设——为产品赋予超越功能的情感价值和身份象征,建立信任和溢价能力。

(1)品牌标识系统:Logo、VI、标准色、字体、品牌声音(Tone of Voice)。

(2)品牌故事:讲述创始故事、使命、愿景、价值观。

(3)品牌原型:运用12种品牌原型(如智者、英雄、弄臣)塑造个性。

3、产品包装与设计——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好的包装是“无声的销售员”。

(1)美学设计:工业设计、UI/UX设计、包装材料与形态。

(2)功能式包装:开箱体验(Unboxing Experience)、环保包装、可重复利用包装。

4、产品线规划与定价——通过不同产品组合满足不同细分需求,并通过定价策略最大化利润。

(1)产品线策略:引流品、利润品、形象品、互补品的组合拳。

(2)定价策略:成本加成定价、价值定价、竞争定价、渗透定价、撇脂定价、订阅制、Freemium(免费增值)模式。

5、卖点提炼与内容支撑——将产品价值转化为用户能听懂、能感知的具体信息。

(1)FAB法则:属性(Featur......

温馨提示:
1、未注册账号,只能观看本篇文章内容的30%;
2、普通账号,每天仅有2篇文章的免费阅读机会哦!点击下方按钮注册账号领取免费额度!
3、VIP会员,可以无限量观看本站全部内容哦!
点赞(2105) 注册普通账号 注册成为VIP

评论列表 共有 1 条评论

JLLL 1月前 回复TA

👍👍👍👍👍

三可案例

可学 可用 可推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