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勒说,未来非常有可能消费者会变得非常聪明,可能我们不再需要销售人员,我们也不再需要广告,互联网让消费者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不光是互联网,还有像脸书(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没有任何的广告,没有任何的销售人员,消费者就已经了解很多了。
在未来,如果说不再需要销售人员,不再需要广告,会怎样呢?我猜想那时候的市场营销最需要做的就是管理好口碑,最有效的广告就是来自于消费者的朋友,还有体验过产品的这些人,消费者可以信任他们所说的经历和体验。

科特勒接着举例,假设我推出了一个新款的红酒,我可以寻找一下到底谁是影响红酒选择的有影响力的人。有一些人是红酒的专家,他也有非常庞大的红酒的网络,我就可以把我的红酒作为一个礼品给这样一个影响者。如果他很喜欢它,我的工作就做完了,我其实不需要广告,也不需要销售人员,甚至都不需要给他钱,因为他对红酒很满意,也很愿意去谈论这个红酒。所以,市场营销会改变的。
我们感谢科特勒先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分享了他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
相对于科特勒先生而言,我想包括笔者和本篇文章的很多读者在内,从事营销和营销研究的时间和经历,与科特勒先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然而,笔者并非权威的盲目膜拜者,就科特勒先生的整篇演讲,虽然很多内容还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其关于未来营销人员可能消失的论断,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所以在此,谨以本篇文章,驳斥一下科特勒先生的上述观点。科特勒先生关于销售人员消失的观点主要有二:
一、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类似脸书这样的社交平台,消费者不需要专业的销售人员,就能了解很多东西
对于观点一,我们认同在信息爆炸时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的程度都在日益增加和完善,在网上和社交平台,人们确实可以通过搜索、沟通,了解到更多的产品信息,所以很多消费行为,都是由消费者自己通过理性判断再作出,在消费者面前确实不需要真实的销售人员存在。然而,科特勒先生或许忽视了,在DT时代,看似简单的互联网购买行为背后,有大量的SEM/SEO从业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日夜监控着消费者(用户)的一举一动,用数据勾勒着用户的偏好与画像,以便于在用户点击网页的第一时间精准的向消费者推送其需要和偏好的信息,从而大概率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些所谓“semer”的工作,跟普通的销售人员通过体察客户心理,分析客户言行,介入客户购买的过程有什么区别,他们只不过借助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而已。本质上依然是销售人员。
二、未来最有效的广告就是来自于消费者的朋友,还有体验过产品的这些人,消费者可以信任他们所说的经历和体验。(红酒的例子)
对于此观点,更不值得一驳。科特勒先生也许对于KOL和KOC比较陌生,其所举例中的红酒专家,其实就是KOL(关键意见领袖)或着KOC(关键意见消费者)。而企业通过关键意见领袖/消费者去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行为,更像是一种营销利益的结合,这些KOL/KOC实际上充当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和兼职营销人的角色,企业通过他们卖了几瓶红酒无所谓,如果卖了很多,我相信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些KOL/KOC马上就会向企业要提成,商业社会,没有人会免费的,持续的为你创造巨大的利润而不眼红,提成一旦落实,他们也就完成了从KOL/KOC向企业(兼职)销售人员角色的转变。
综上,笔者认为科特勒先生关于未来营销人员可能消失的论断是荒谬的,甚至不值一驳。下面是本篇文章的正文,文章将详细论述营销和销售人员不会消失的原因,请各位看官一阅。
说不清人类最早的市场起源于什么时候,但是我们可以毋庸置疑的说,自从商业文明诞生以来,商业的形式虽历千化万变,但是商业追逐利润的本质却始终如一。商业行为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我们知道,商业的形式主要是交换,通俗意义上,我们称之为买卖。对于交换过程中的卖方(当前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以下我们以企业代替)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产生以下清晰的诉求:
一是销售更多的产品(服务);
二是尽量消除或减少竞争对手的影响,在行业内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而这两个诉求恰恰也是营销行为主张的过程和结果。企业要生存,必然要销售更多的产品,产生更大的利润;企业要发展,必然要扩展更多的生存空间,与竞争对手博弈中有一席之地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销售更多的产品?第一,要有数量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购买;第二,单个消费者的购买量要尽可能多。这是两个纬度,很容易理解,要么买产品的人数多,要么每个消费者买的东西多,两个维度,做到一个,企业就有可能成功,都做到了,你的企业基本上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了。
关于竞争,我们知道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企业要想攫取更大的利润,就必须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间的冷争热战将无法避免。因为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人眼看着你一家企业独吞庞大的市场蛋糕和利润,而无动于衷。在自然界,有“食物”的地方就必然有竞争者,在商业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逢食必至”。那么,既然每家企业都想占领更多的市场以便获取更高的利润,竞争就无法避免,而这个竞争的主战场之一就是市场营销,即如何卖掉更多的产品,如何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以上两个方面就足以说明,市场营销将永远存在,它不是市场的产物,而是市场的属性,除非不存在商业和市场,否则营销将一直存在,营销存在,那么营销人员同样会一直存在。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很多行业都将被机器代替,营销行业也同样面临人工智能的冲击,有些较为低端的、重复性的营销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代替,但是营销行业总体不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因为营销的对象是人,而人是灵活的、善变的,再灵敏的机器,也不可能逻辑推断出,人类跳跃的、善变的思维。所以,营销依然需要“人to人”。
有时候,我们不妨“跳出三界之外”,我们甚至可以在更广泛意义上给出市场营销的定义:一切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都可以称之为营销。在这个意义上,营销就成了人类的天性,人类从动物时代的寻求配偶、原始社会的交换、奴隶社会的买卖、封建社会的商业到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一直存在,营销也从未缺席。我们坚信在未来营销不但不会消失,反而还会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衍生出更多新的、丰富多彩的形式。
所以,营销行业永远不会消失,营销人员也永远不会消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